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进程,全方位提升学科建设的水平与质量,增强学校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支撑龙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布局的能力,扶持高水平青年团队及青年人才开展具备前瞻性、创新性与战略性的科研工作,提高学校科研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东北林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东林校科〔2022〕11号)相关规定,现对组织申报2025年度东北林业大学“双十计划”青年教师交叉创新团队专项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目标
“双十计划”青年教师交叉创新团队专项项目致力于选拔并支持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围绕学校优势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培育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青年团队及学术骨干,产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智力保障。
基础研究需彰显国际前沿科学方向与创新性引领作用,支持学科交叉创新,以在顶级学术期刊发表重要标志性学术论文为目标,支撑所属一级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
应用基础研究应体现国家、行业(产业)或地方的需求特点,把握时代与社会发展总体态势,强化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聚焦行业技术突破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以解决核心关键技术、产出标志性成果、实现可转化或产业化示范为目标,对地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服务效应。
二、资助周期及强度
以团队项目形式资助,项目执行期3年,拟资助8-12项,资助强度150-200万元/项。秉持择优遴选原则,坚持宁缺毋滥标准。
三、申报条件与限项要求
“双十计划”青年教师交叉创新团队专项项目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研团队。
1.团队项目负责人(即申请人)须为我校在编在岗的青年教师,年龄为38周岁(1987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及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在相关领域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高质量研究成果。
2.团队项目负责人取得的科研业绩指标以第一完成人(论文含通讯作者)为准。
3.团队项目负责人若为引进人才,则须已顺利通过第一个考核期。
4.团队须具有明确的学科方向及研究领域。
5.团队须具有合理的专业、年龄和梯队结构,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与较好的科研业绩,必须有一级或二级学科交叉,骨干成员(不含团队项目负责人)4-7人,35周岁(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骨干成员比例不低于50%,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骨干成员比例不低于60%。
6.团队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双十计划”青年教师交叉创新团队专项项目,且不能作为骨干成员参与申报其他“双十计划”青年教师交叉创新团队专项项目。骨干成员只能参与一个“双十计划”青年教师交叉创新团队专项项目的申请。
7.在研中央高校项目负责人不得作为团队项目负责人申报本次项目。青年教师交叉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项目执行期内不能申请或参加学校2026年即将启动的“双十计划”交叉融合创新团队项目,团队骨干成员不受限制。
8.2025年度“双十计划”青年教师交叉创新团队专项项目实行限项申报(见附件3),要求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统一组织申报。各学院要积极做好“有组织科研”,精心组织、统筹谋划,对本单位团队项目申请充分论证和把关,将符合要求的项目统一推荐至学校。学校将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考核指标、产生的标志性成果等要素对项目进行初选,邀请专家对通过初选的项目进行论证,通过论证的项目予以立项。
四、受理的时间及要求
1.请各学院根据项目申报条件检查本单位申报的项目,对于提交到学校后发现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学校将直接按照形式审查不合格处理。
2.创新团队项目下设子课题,子课题项目负责人由课题组主要骨干成员承担。团队项目负责人根据子课题项目承担工作的具体情况,分配子课题项目经费。
3.各学院向科研院提交材料包括:
(1)各单位申报项目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纸质版(加盖公章)一份;
(2)申请书简表(附件1)电子版、纸质版一式5份;申请书电子版以“所在单位名称+申请人姓名”命名。
上述材料(电子版、纸质版)请于2025年9月11日11:00前送至科学技术研究院617室。逾期申请将不予受理。
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电话:82190736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5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