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做好2026年度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技术服务项目谋划工作,现面向校内征集项目申报意向及建议。具体如下:
一、项目背景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学校直属科研教学实践基地,承载了专家团队科研试验、教学实习、科普宣教等重要功能,同时承载着保护区建设及其辖区内资源保护、恢复与利用等重要生态保护功能。为进一步发挥学校和基地协同作用,促进基地与校内专家团队的紧密合作,更好的完成教学科研及保护区建设任务,学校设立“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技术服务项目”,统筹利用保护区各类建设资金及资源,大力支持我校专家团队深入凉水保护区开展科学研究与试验示范,鼓励教师扎根一线开展科学实验,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项目申报原则及支持范围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技术服务项目须紧密结合保护区发展需求,聚焦自然保护地重要生态系统、重点物种和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维护生态安全,开展保护区必要的专项调查、监测、生态保护与利用等研究与示范工作。
(一)保护区专项调查类项目:系统查明和更新保护区关键生态资源本底数据,为精细化管理、规划修编和生态修复提供基础支撑;通过科学界定保护区内资源可开发利用的边界、开发强度与方式,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的前提下,探索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路径,实现“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动态平衡。
项目支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植物资源补充调查;鸟类、兽类、鱼类、两栖类、土壤动物等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补充调查;真菌资源专项补充调查;保护区水文、土壤等环境专项调查;微生物专项调查;特定植物类群、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专项调查;森林生态系统固定监测大样地植被复查及水土气生等专项调查;林木病害专项调查;林下可利用经济资源调查评估;红松分布、结实与可持续利用调查;森林资源保护干扰因子调查;保护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调查分析;保护区管护体系建设及管理活动调查分析。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类项目:按照国家林草局发布的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案要求和标准,持续推进凉水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建设,为制定科学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项目支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凉水保护区范围内鸟类生物多样性监测;兽类生物多样性监测;昆虫生物多样性监测;植物群落、外来入侵物种等监测;气象水文土壤等环境要素监测;生态系统结构、服务和功能长期监测与评估;典型植被监测大样地动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物候、生长、枯落物、土壤、干扰和功能及环境变化等参数监测分析;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种群特征、分布动态、栖息地生境结构质量等调查监测;物种遗传分化、谱系多样性等遗传多样性调查监测;以及支持面向未来、具有前瞻性或跨领域、支撑保护区全面发展的调查监测分析研究。
(三)青年教师扎根凉水计划项目:鼓励青年教师深入凉水保护区开展长期科研工作。2026年度支持研究方向:生态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动植物及生态环境专项调查监测,自然教育、森林防火、以及其他相关研究。
三、有关要求
1、各类别项目均纳入学校横向科技计划统一管理,项目执行期均为1年,最长可延至1年半。单个项目额度一般为10-30万。项目意向申报数量不限。
2、青年教师扎根凉水计划项目申报人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1986年1月1日后出生)。2026年度拟设立5个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2万元。
3、征集的项目意向经科研院、保护区联合组织专家评审遴选后公示,并纳入凉水保护区发展建设项目储备库,按保护区发展实际需求及2026年度保护区建设项目批复资金情况,确定资助项目清单。
四、工作安排
按照2026年度项目支持方向及相关要求,申报人自拟题目并编制项目申请书(附件1、附件2),于2025年8月1日前将签名后的纸质申请书1份及相应电子版一并报送科研院。
邮箱地址:ptynefu@163.com
五、申报联系人:
科研院:潘拓野0451-82191057 18945108023
凉水林场:吕泓学0458-3439106 18845768905
科学技术研究院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2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