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进程,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与质量,提高学校承接国家战略需求、支撑龙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布局的能力,根据《东北林业大学成栋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试行)》(东林校人〔2023〕1 号)、《东北林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东林校科〔2022〕11号)的相关规定,学校现开始组织2023年度东北林业大学成栋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科研创新团队专项项目的预申报工作。请各单位认真组织,择优推荐项目参加遴选。
一、立项原则
1.坚持“四个面向”,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与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部署,围绕我校“十四五”科技规划,以有组织的科研服务战略需求,促进学校人才规模及团队结构、科研水平质量与国家科技创新需求相适应。
2.发挥战略先导作用,根据“双一流”建设和一级学科建设评估的需求,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引导和支持具备成熟基础的团队合理定位、突出特色、差别化发展,努力追求学科领域高峰,引领带动学科整体发展,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3.坚持协同推进,完善“学校-职能部门-学院”协同培育机制,构建学校统筹布局,职能部门宏观指导,学院主导建设的团队建设机制,统筹推进队伍建设。
4.坚持学院主导,强化学院主体责任,发挥学院的学术作用与行政作用,引导提高学院学科发展布局能力与水平,鼓励学院形成对标发展、发挥特色、总体布局、精细管理的科研团队培育格局,加大团队建设的特色性、引领性和实效性。
5.项目组织上要从“接单式”向“主动谋划、主动服务”转变,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解决我校科研存在的“小、散、虚”问题。
6.基础研究要体现国际前沿科学方向和创新性引领,支持学科交叉创新,以在顶级学术期刊产生重要标志性学术论文为目标,支撑所属一级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
7.应用基础研究要体现国家、行业(产业)或地方的需求特征,把握时代和社会发展总体趋势,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聚焦行业技术突破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以解决核心关键技术、产出标志性成果、可转化或产业化示范为目标,产生服务地方社会的重大影响。
二、资助周期及强度
项目执行期3年,资助强度不超过100万元/项。
三、项目组织要求
2023年度科研创新团队专项项目实行限项申报,要求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统一组织申报。各学院要积极做好“有组织科研”,精心组织、统筹谋划,依据项目立项原则对本单位团队项目申请充分论证和把关,将符合立项原则的项目统一推荐至学校。学校将依据符合立项原则情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考核指标、产生的标志性成果等要素对项目进行初选,邀请专家对通过初选的项目进行论证,通过论证的项目报批学校成栋创新团队建设领导小组审核。
四、申请条件
1.创新团队具有明确的学科方向及研究领域;
2.创新团队以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平台为依托,承担国家级重点科技任务,或者主持获得省部级二等及以上科研成果奖;
3.创新团队带头人及团队成员应具有良好的政治品行、科学道德和科研信用;
4.创新团队须具有合理的专业、年龄和梯队结构,包括学术带头人1人,年龄在55周岁以下(1968年1月1号以后出生),研究骨干不多于5人,骨干成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83年1月1号以后出生)人员占骨干人员的五分之三;
5.创新团队带头人作为项目申请人应当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博士学位,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研究骨干应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博士学位。
五、受理的时间及要求
1.请各依托单位根据项目申报条件检查本单位申报的项目,对于提交到学校后发现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学校将直接按照形式审查不合格处理。有中央高校在研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请该类项目(2023年度已提交结题材料的项目负责人可以正常申报,若通过学校遴选则需视结题材料通过验收情况决定是否立项)。
2.创新团队项目下设子课题,子课题项目负责人由课题组主要骨干成员承担。团队项目负责人根据子课题项目承担工作的具体情况,分配子课题项目经费。
3.各依托单位(院、室、中心)向科研院提交材料包括:
(1)各单位申报项目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纸质版(加盖公章)一份;
(2)申请书简表(附件1)电子版、纸质版一式五份;申请书简表电子版以“所在单位名称+申请人姓名”命名。
上述材料请于2023年6月20日11:00前送至科学技术研究院617室。逾期申请将不予受理。
联系人:戴放 刘小羽
联系电话:82191085 82190736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3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