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河林场珍贵树种大径材培育经营技术
管理员 2021-12-21 17:11 浏览次数:

成 果 简 介

应用场景

以丹清河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景观的保护和恢复为重点,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退化森林生态功能恢复、自然及人文景观保护、林下经济资源开发等技术模式研发与典型示范,建立结构良好,功能齐备的小兴安岭南坡生态屏障和培植以森林资源利用建设的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健康养老等为基础的生态新型产业,建立国际交流平台和机制,提升国家森林公园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主要解决的问题

选择在蒙古栎为优势树种阔叶混交中龄林中建设示范林。针对现有目的树种分布均匀,密度较大,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块进行培育作业,采取调整法和目标树经营体系作业法等抚育间伐经营措施,结合抚育间伐后冠下补植珍贵乡土树种红松,补植密度不低于450株/公顷,与蒙古栎主林层形成复层混交模式。经营目标是培育大经级、长寿命珍贵树木和高蓄积量、高生长量、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多功能森林。

技术要点

1)全周期经营技术路线

天然蒙古栎次生阔叶林→人工更新红松,促进优质阔叶更新→选择蒙古栎目标树,定株修枝,采伐干扰树→红松透光伐及定株修枝→选择标记第二代目标树,采伐干扰树→蒙古栎红松异龄混交→需多次生长抚育培育蒙古栎红松大径级用材林。

2)作业方法

采用调整法和以蒙古栎为主的目标树经营体系作业法进行珍贵树种大径材经营。一是通过疏伐抚育方式对林木质量、树种结构、林分密度进行调整;二是选则目标树,围绕目标树经营,采伐强度控制下20%以下。

应用成效

(1)社会效益

在该模式的具体生产实施过程中,采伐、造林和抚育等作业吸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对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通过技术培训、资料发放、现场讲解指导等手段,将提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也将加深职工对森林经营的认识,增强他们热爱森林、自觉保护森林的意识和积极性。

(2)经济效益

对不同林分条件下的蒙古栎林进行抚育和结构调整,不但提供了小径材和薪材,同时改善了林地条件,提高了林分质量和林木生长量,加快了资源培育。该模式通过选择实生木为目标树,伐除干扰树并在冠下补植红松抑制蒙古栎由于主干受光强烈而出现的不定芽萌发,从而提高树木材质的经营技术,使整个林分质量大幅度提高、树木生长加快。林分经营后,目标树单株材积生长量比未经营林分优势木单株材积提高1.43倍,全林分连年生长量也提高1倍以上,在栎类经营技术上取得突破。

(3)生态效益

我国栎类资源丰富,位列优势树种(组)之首,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0.15%,其中天然栎类林占96.29%,大部分为退化的矮林或中林,年公顷生长量不足1立方米,而德国年公顷为6立方米。在欧洲,栎类是公认的能够满足各种现代需求的珍贵树种,能够生产高价值用材,提供多样化环境服务,还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通过对蒙古栎大径材的培育与经营,能够促进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调整林分树种组成,提高森林覆被率,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森林固碳能力,使林分趋于自然化的稳定状态,使森林的生态效益发挥最大化。

适用范围

丹青河实验林场处于小兴安岭山系南部,示范地点在东北林区具有代表性。东北林区蒙古栎林生长规律具有共性,本模式推广应用的技术可以辐射到东北林区。

联 系 人:孟庆焕

联系电话:0451-82190721

 东北林业大学    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兴路26号    邮编: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