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果 简 介
应用场景
我国8个省域(黑、吉、辽、湘、鄂、豫、陕、甘)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小兴安岭丽林、丰林、凉水等林场的白桦成熟林、红松椴木林、杨桦幼龄林、杂木林和柞树红松林等林型内乔木、灌木和草本叶片样本处理效果良好。对《植物学》、《植物学实验》等课程建设任务提供了较好展示和数据处理效果。
主要解决的问题
1、便携性,突出野外使用需求。2、适用性,解决林分内叶片因大小、形状和质地不同导致的常规不适性。3、稳健性,减免中心投影类调查带来的几类误差。4、高效性,相应技术软件高效给出主要测量参数及图形参考,无需人工值守可自动执行任务。5、时效性,林地叶片因植株高大、或地表叶型叶质复杂,离体叶片极易破损和变形变质导致内业误差。
技术要点
1、依据植物学标本压制方式进行,能便于展平叶面并获取理想采样信息。
采样高透明板以书页方式将叶片进行展平,或将叶片多枚粘贴于纸上再以高透明板展平。安置于便携扫描框架内。
2、过大和较小叶片的采样。
过大叶片可裁剪成多部分分次取样,较小叶片可多片同时采样、提高效率,不影响总体结果。
3、现地分工。
林业作业移营耗时最长,且采样量通常较大,为节省现地时间将采样与测量分组进行十分必要。
4、采样要点。
尤其注意松科、苔草类叶型细长易扭曲;草本类叶片多回深裂和掌状复叶;乔灌羽状复叶等和叶片受损虫病孔洞等研究部位的展开。
5、结果追溯。
叶片参数获取过程监控可视、分析结果图形文本输出可选,便于事中、事后追溯测量结果误差。可通过调整参数和选择方法并查看预知结果、利于事前纠正错误。
6、结果检验。
采用多类型模拟叶片为标准经复采样进行精度验证的方式,对总体结果进行偏差分析。
应用成效
叶作为植物体重要的营养器官,其功能与形态是林学类极重要教学内容、叶也是对林分环境因子适应和响应较敏感器官和虫病等植被危害的客观反映,很多林业研究将叶的性状指标及其变动对照作为重要研究内容。
针对不同林学专业其测量并未有统一便捷方法,林分空间内叶片种类较多和巨大差异使现有常规仪器及方法难以实现普适需求。
本案例应用于林业各林型林分空间内自地表植被至上层主林层植株各类叶片主要参数调查获取。或直接林分内某目标植株叶片教研获取需求。具有较好叶型、叶质、叶尺寸通适性。
在相关林业外业应用、便捷高效和成本上均有较好优势。
适用范围
可用于各林型林地内植被叶片的采样研究(不同林层和地被植物)
适应林分垂直结构乔灌草革质、草质、膜质等;全缘、锯齿、分裂等;单叶、复叶;过大和较小叶片。
支持理论和实验教学中关于叶片分类、术语、形态、功能与解剖等知识的课堂演示及改进实践教学效果起促进作用。
附 图
图 林分空间内不同叶型叶质采样差异例举
例1、乌头叶为纸质五片掌状复叶,每小叶羽状深裂。(见下图片中草本类二色乌头)这类叶片明显难以用常用仪器解决。
例2、乔木臭冷杉叶条形,直或弯镰状,长1-3(常为1.5-2.5)厘米,宽约1.5毫米(见下图片中乔木类臭松),这类叶片常规仪器测量困难且无效率。
例3、马蔺叶基生、基部鞘状无明显中脉、颜色由绿至基部渐转白,通常与背景是极难区分渐变部分的。从而导致此类叶特征测量较大误差。
处理界面例举 结果对照图形检验追溯
联 系 人:孟庆焕
联系电话:0451-8219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