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兴安岭分类经营技术
管理员 2021-12-19 14:05 浏览次数:

成 果 简 介

应用场景

应用低质林结构与功能优化技术,在加格达奇、新林、带岭和铁力林业局建立试验示范区4处,营造林247公顷,试验示范区1188公顷,林木生长量提高13.7%。应用低质低效林多功能经营技术,建立试验示范区289公顷,生长量提高15.1%。应用天然次生林经营管理技术,建立试验示范区总面积为317.21公顷。应用用材林精细化经营技术,建立试验示范区3处,总面积240公顷。

主要解决的问题

本技术围绕大小兴安岭低质低效林、天然次生林、用材林等各类森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开展低质林结构与功能优化技术、用材林精细化经营技术、天然次生林经营管理技术研究,使受损害的森林生态系统加速正向演替进程,尽快恢复到生态功能强、树种结构优、系统稳定的顶级群落,促进大小兴安岭地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要点

1.低质低效林结构与功能优化技术。

(1)低质林林分评定及类型划分技术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理论对林分树种、林分密度、林分径级、林分多样性和丰富度以及土壤状况等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黑龙江省低质林类型的划分技术,确定低质林划分的技术参数,据此划分了低质林的不同类型。

(2)低质林生态功能评价技术

在大小兴安岭林区通过建立各类型低质林实验样地,从林分的树种组成、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空间结构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低质林各类型的林分结构和群落物种多样性;对林分土壤理化性质,枯落物持水特性,土壤碳通量,主要树种根呼吸等进行分析,据此评价低质林的生态功能。

(3)低质林结构与功能优化调控可持续经营模式

分别以带状块状皆伐、择伐作业方式对低质林进行改造,在采伐林地内栽植珍贵树种苗木,择伐带分别进行天然更新、人工促进更新和人工补植更新,从更新苗木和保留木的生长指标、土壤养分指标、林地水源涵养指标、林地碳通量指标和林分生物多样性指标等方面进行评定,筛选最适宜龙黑江省低质林改造模式。

2.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

(1)天然次生林格局优化和调控技术体系。分析了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次生林水平结构及空间结构,提出了通过补植及抚育间伐的方法,优化林分树种结构和径阶结构,提高落叶松的竞争优势。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次生林抚育更新及林分生长效果综合评价研究。分析了不同演替阶段土壤肥力的变化及抚育间伐对大兴安岭天然落叶松林不同演替阶段水源涵养的影响,为加快大兴安岭天然落叶松林生态演替速度提供理论依据。

3.用材林精细化经营技术

(1)大兴安岭用材林精细化经营模式

基于Richards方程,建立了落叶松、红松和樟子松生长模型,综合样地的林分、解析木等信息,以森林蓄积最大为目标,建立最优化模型,采用整数规划相关算法,确定单木经营措施(抚育间伐、整枝),同时确定样地最佳抚育间伐强度。

(2)建立典型树种树高生长模型

研究了大兴安岭落叶松在不同采伐强度时的树高曲线模型,确定了小兴安岭天然林中的云杉、红松、水曲柳和椴树4种树种的树高曲线模型。

(3)用材林精细化经营技术软件

采用Visual Basic 6.0编程语言,应用OpenGL技术、数据库技术编制了用材林精细化经营技术软件。

应用成效

自2010年起,利用大小兴安岭森林分类经营技术,对不同类型林分进行改造。各示范区年增加蓄积1141.5m³,2018—2020三年累计273.9万元。生态效益与林木效益比值25.6:1,经推算,三年累计取得生态效益7012万元。

适用范围

大小兴安岭低质低效林、天然次生林、用材林等各类森林。

联 系 人:孟庆焕

联系电话:0451-82190721

 东北林业大学    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兴路26号    邮编:150040